反渗透设备基本原理: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简称RO技术)是渗透的相反过程,其原理是水与溶液以渗透膜相隔,水侧向溶液渗透,两相之间有渗透压。若在溶液相上加压大于渗透压,则溶液相中的水就会向水相反方向渗透过去。利用反渗透而取得脱盐水,即原水在足够的压力下,通过渗透膜而变成纯净的水,没有通过膜的水溶解物、悬浮物浓度逐渐增大。
反渗透设备故障排查:
1、反渗透设备核实仪表操作
包括压力表、流量计、pH计、温度计等,必要时重新校正。
2、重新检查操作数据
检验反渗透设备操作记录、通量及脱盐率的变化、考虑温度、压力、给水浓度、膜的年龄等对产量和脱盐率的影响。
3、评估可能的机械和化学问题
机械问题主要是o形圈的损坏、盐水密封的损坏、泵的损坏、管道和阀门的损坏、不精确的仪表等。化学问题是酸添加的不适当,高剂量的酸会损坏膜或引起基于硫酸的结垢(若使用硫酸),低剂量会导致碳酸盐或基于金属氢氧化物的垢或污染。其次是阻垢剂添加的不适当,高剂量可能导致污染,低剂量可能导致结垢。
4、分析进料水化学条件的变化
将现行的进水料水分分析和设计时的基准数据相比较,进料水化学条件的变化会产生增添预处理或更新原有预处理设备的需求。
如何降低反渗透设备故障率:
1、选择比较保守的水通量;
2、必须保证足够的预处理;
3、选择合理的水回收率;
4、设计足够的横向流速及浓水流速;
5、在进行设计前确定RO进水SDI值;
6、对运行数据进行标准化。
7、在取得水质全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反渗透系统;
8、如果进水水质变化,需要做出相应的设计调整;
9、选择正确的膜元件。